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朝阳县>名胜掌故
风物掌故
发布时间:2024-08-13 来源:朝阳县

风物掌故

一、  燕秦长城与秦开却胡

在建平县北部努鲁儿虎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断断续续地盘亘者一条被当地群众称为“石龙”或“土龙”的古代长城遗迹。经考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燕秦长城。关于这段古长城的由来,还有一段真实动人的历史故事呢。

战国时期,朝阳地区属于燕国的领地。当时,居住在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东胡族,经常侵扰燕国,双方交战频繁。燕昭王时(公元前311年—前279年),东胡族曾一度大败燕国,掠夺了燕国大量的土地和财物,还逼迫燕国将大将秦开送到东胡当人质。为了洗刷这一耻辱,打败东胡族,秦开在东胡期间,留心观察东胡地区的地理环境,了解东胡各方面的情况。几年后,秦开回到了燕国,燕昭王遂令秦开率军攻打东胡族。由于燕军有了充分的准备,加上秦开熟悉东胡地形,一举打败了东胡,迫使东胡族退却500多公里。

为了防止东胡族卷土重来,燕国在从东胡族手夺回的土地上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又筑起“自渔阳至襄平”的防御工事——燕长城。秦统一后,又将秦、燕、赵三国的长城增修连接起来,形成了自甘肃岷县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燕秦长城”的说法即由此而来,而秦开却胡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燕秦长城经历了2300年的风蚀雨剥的沧桑之变,但在建平县张家营南山至蛤蟆沟脑北山之间,至今还保留着长7000米、宽2米左右、高1米左右的城墙遗迹。其中,烧锅营子乡化匠沟村的北山上一段保存最好,石砌结构仍清晰可见。另外,这一带还发现了许多用于驻兵和屯粮的附属城池。

燕秦长城之所以被当地群众称为“石龙”或“土龙”,主要是指长城因地制宜建造而言。若越山岭则凿石垒砌,若经平川就动土修筑,若须跨河便设立渡口,燕秦长城从赤峰南部与建平县热水相对的老哈河口进入建平县境,蜿蜒85公里,然后至二十家子东出县界转入内蒙古敖汉旗。这段燕秦长城遗址现已作为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加以保护,并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

 

二、  慕容熙与龙腾苑

在朝阳市北郊的他拉皋乡木营子村后,有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山,当地群众叫做“团山子”。据考证,这座土山就是距今1570多年前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帝慕容熙建造的皇家园林——龙腾苑遗迹。但由于年代久远,荒废无闻。关于慕容氏王朝末代皇帝慕容熙与龙腾苑的轶闻更鲜为人知了。

据史料记载,作为前燕、后燕、北燕三燕故都的龙城(今朝阳),历史上曾有过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公元401年继位的后燕皇帝慕容熙,面对后燕王朝的衰落,不但毫无振作图强之心,反而干起荒淫无耻祸国殃民的勾当来。他在继位的第二年,同时纳娶了中山尹苻谟的大小两个女儿为贵嫔,人称大苻二苻,他终日作乐于宫中。为了取得苻氏姐妹的欢心,公元403年,慕容熙在立最受宠爱的二苻为皇后的同时,强行调集全国民工2万多人,于龙城之北大筑龙腾苑。这座园林占地方圆约十余里,建筑规模宏大。先起“基广五百步”、“峰高十七丈”的“景云山”,又造“逍遥宫”、“甘露殿”等宏伟华丽的建筑群,“连房数百”,“观阁相交”,蔚为壮观,为了使园林内山水风光兼备,还开凿了“天河渠”,引白狼水(今大凌河)入宫苑,修成了“曲光海”、“清凉池”等大小景观。谁知好景不长,就在修筑龙腾苑的当年,大苻病重而逝,暴虐的慕容熙竟将为大苻治病的医生王荣车裂焚尸。又过了四年,慕容熙为了与二苻游乐,又造了一座比原宫殿高出一倍的承华殿,因工程浩大,近处缺少黄土,就命民工到远处背土,耗资巨大。当时百姓称“龙城黄土贵如粮”就指此而言。不料这一年皇后二苻又病故,慕容熙穷凶极恶,怒杀多人,还令其嫂张氏为二苻殉葬。他不顾国弱民穷,倾城治丧,因二苻灵车高大,他竟下令拆毁龙城北门,然后“披发徙跣”亲自步行二十里为二苻送葬。

慕容熙这一系列穷奢极欲的倒行逆施,早已为民所愤。就在他送葬未归之时,中卫将军冯跋与左卫将军张兴等人在城中发动了政变。慕容熙闻讯急回,攻北门不克,转而逃入龙腾苑内,结果被捉拿送交冯跋处斩。与此,经历了66年的前后燕慕氏王朝,崩溃于荒淫残暴的慕容熙之手,而他耗尽民膏所修筑的龙腾苑竟成了最后葬送他的坟墓。如今,宏伟华丽的龙腾苑虽已荒废,但慕容熙这个亡国之君的奇闻异事却被记载下来,成了足资借鉴的一个历史教训。

三、  冯跋与朝阳植桑

冯跋,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翼县)人,后燕慕容宝时,为中卫将军,与宝养子高云友善。宝弟慕容熙嗣位以后,他曾获罪潜逃。不久,趁慕容熙出城发动政变,冯跋拥众自立,继北燕天王位。在位22年,省徭薄赋,采用诸多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植桑树,便是其中之一。

远古时始,朝阳这个地方没有搜桑树,一直到晋初(公元294年),鲜卑首领慕容廆才从江南吴越之地引进树种。北燕太平六年(414年),冯跋在国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下书曰:“今疆宇无虞,百姓宁业,而田亩荒秽,有司不随时督查,欲令家给人足,不亦谁乎?桑柘之益,有生之本。此土少桑,人未见其利,可令百姓,人植桑一百根,柘二十根。”这是历史上一次罕见的植树造林运动。其特点有三: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此其一;诱之以经济利益(桑柘皆可养蚕)此其二;在全国范围内动员,每人规定具体数目,以备督查,此其三。

大面积植桑柘,使古朝阳人民受益匪浅。到公元1000年前后,朝阳以至临近地区便已经遍地蚕桑,大量的农民以此为主业了。刘宋朝出使契丹路过辽国时说,沿灵河(今大凌河),“有灵、锦、显、霸(今朝阳)四州,地生桑麻贝锦,州民无田租,但供蚕织,名曰太后丝蚕户。”(宋《乘轺录》)那以后,朝阳世世代代的人民当然享受着蚕桑的好处了,因此,冯跋对于朝阳历史上的植桑养蚕是有重要贡献的。   

 

四、  先有“三泰号”,后有喇嘛庙

“先有三泰号,后有喇嘛庙”这种说法,在朝阳人人皆知。“三泰号”,即三泰号烧锅(今朝阳酒厂),位于市区东部、大凌河西岸。“喇嘛庙”(佑顺寺)就坐落在酒厂的西侧,与其相邻。

据传说,明朝中期,朝阳为大宁都司所在地,时明廷十七子宁王朱权任大宁都司总管,统辖南方汉军,管理东北五个军事卫所,统称塞外五卫。宁王所带兵丁管佐,大都是安徽、江苏、河南人,喜欢吃馍、喝酒,不喜欢塞外的高粱米、大黄酒。天长日久,一些官兵因吃不得苦而纷纷逃跑。宁王知事不妙,便想出一个长久之策,发动士兵开荒种粮,造酒。谁知他们酿出的酒竟是香味浓郁,柔软不冲。这个消息传出去不久,山西一家姓曹的大财主便来到朝阳办起了客栈、当铺和烧锅,统称为三泰号。后来他又用重金买下了已纳入皇家官办的清泉烧锅,取名“三泰号大烧锅”。从此,这个大烧锅由军转商,越办越红,这就是现在朝阳酒厂的历史前身。

佑顺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落成于康熙四十六年,历时九年。为什么工期会延续这么长时间呢?据说是因为水的缘故,开始,砌石、垒砖全用大凌河水,到了抹里儿、塑像之时,不知为什么,所用的泥土不是滑而不粘,就是抹后变色,总管大庙建筑的喇嘛淖尔济,想了许多办法,找了许多水,却仍是无济于事。无奈之时,便想借三泰号烧锅的清水一试。结果使之处夏不起泡,冬不结冰,质地细腻光泽夺目,各种雕龙画柱用此水和酒做主料,颜色分外鲜艳美观。当康熙所派大臣下来验工时,十分惊讶:“啊!怎么这样美丽鲜艳,胜似天宫瑶池呀。”后来,大喇嘛淖尔济向康熙奉献了三泰号烧锅酿造的白酒,康熙竟啧啧称赞:“好酒!好酒!”

如今,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沧桑的佑顺寺,经过维修已完好如初。而朝阳酒厂却再不是从前的三泰号烧锅了,其规模之大,工艺之先进,酒的质量之好,不知要胜过当年“烧锅”的多少倍。其中该厂生产的“凌塔白酒”曾获得国家银质奖。

 

五、  宝塔与金燕

位于朝阳城凌河西岸的雄伟壮丽的高大建筑——南塔,建于公元11世纪辽代时期。每当夏秋两季,自拂晓到黄昏,有成千上万只金燕终日盘旋萦绕,穿梭般地集翔上空“击甲!击甲!”叫个不停。你要好奇将耳朵贴于塔体上细听,又会听到从砖缝中传出“蚁父!蚁父!”的喊声。

每当天空阴沉,雷雨交加时,那金燕更加盘旋若狂,叫声凄厉!仿佛有谁侵害了他们的利益,齐声发出与敌战斗的号令。

当时塔下地势较洼,每逢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当地农民的牲口车辆经常陷进泥坑。只要被长得像只猎犬的大蚂蚁发现,它就会一下子连车加马给你叼出来。人们蒙情不过,每到秋后,就把丰收的果实当作礼品给大蚂蚁送至宝塔里来。大蚂蚁从不独享,毫不吝惜地拿出来与金燕们共用。金燕很受感动,便对大蚂蚁称谓“蚁父”。

事出意外,一个深秋傍晚,明朗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沉沉,金燕眺望着远方,连声尖叫着起来。随着一阵黑风,卷来一个庞大怪物穿山甲精,这怪物要霸占宝塔,驱走大蚂蚁。大蚂蚁不答应,便与穿山甲精进行搏斗。一天,穿山甲终于下了毒手,突破了大蚂蚁肚腹。

自从黑怪物占了这座宝塔,一切情景都变了。黑怪物无恶不作,经常吃掉农民的牲畜,抢走粮食。每当金燕出去寻食时,小雏在家里饿了,习惯地喊着“蚁父”,甲精恼羞成怒,便把金燕的孩子一个一个吃掉。金燕痛苦至极,叫哭连天。

时间久了,终于惊动了龙王。盛夏一天傍晚,天空突然阴云密布,随着一声霹雷,倾盆大雨直垂而下,宝塔周围火球滚滚。千万只金燕借机一齐用嘴咬住甲精尾巴,把它从砖缝里拖了出来,立即被那锐利的龙爪抓住,高举上空,随之一声雷响,万恶的甲精一命归阴。

从此,金燕又恢复了原来的安乐。然每逢阴雨天,金燕们触景伤情,“击甲!击甲!”叫个不停。尚未出窝的小雏只是在砖缝里“蚁父!蚁父!”地叫着。

 

六、  凤凰山的传说

凤凰山位于朝阳城东六公里处,隔大凌河与朝阳城相望。由于它历史悠久,雄伟壮丽,历来被称为辽西地区的一座名山。

相传,很久以前,在美丽的大凌河西岸的小镇里住着一个叫朝阳的小伙子,靠打柴度日,一天,玉帝的仙女化作凤凰来到山中,与小伙子朝阳成了亲,婚后生儿育女,日子过得满好。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派托塔天王捉拿凤凰,他左手甩下三座宝塔(成为凤凰山上、中、下三塔)压住了凤凰山仙女;右手也甩下了三座宝塔(成为朝阳城内的东、北、南塔)企图镇压朝阳,二人忠于爱情、宁死不屈,于是凤凰和她的儿女们变成了美丽的凤凰山,以西的城镇叫朝阳城了。其实,这个传说,只是勤劳勇敢的朝阳人民为争取美好生活进行斗争的强烈愿望的反映。而凤凰山名字的由来则始于清乾隆年间。

据《承德府志》记载,凤凰山,“群峰连亘,周九十余里,山椒一塔耸峙,诸峰抱之,如翠凤昂首张翼形,故名”。早在四五千年前,凤凰山麓就已有人类居住,一千六百年前,前燕王慕容皝选中了这块“福德之地”乃筑龙城,当时称此山为龙山;辽代在山上建有三塔,元时称“天柱孤峰”,为兴中八景之一;清朝在山上修建了上中下寺,并改称凤凰山。

如今的凤凰山,山深林密,风光秀丽,沟谷间草木蓊郁,曲径通幽。据调查山中长有四百多种野生植物,还有几十种飞禽走兽。在群峰叠翠、危崖耸立的山间有迂回盘旋的公路直达山顶,现山顶已建有电视转播台气象雷达站,山腰处的中寺,如倚天剑的辽塔保存完好。寺庙已重新修复,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寺院落基本留存。早年山上还有一些石刻,历史上各地名流雅士来此也多有诗赋名篇流传至今。

壮美的凤凰山也是朝阳人民不屈性格的象征,清咸丰十一年,朝阳李凤奎领导的农民起义,曾在这里揭竿而起,“反清灭洋”、“九反朝阳”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历史上已传为佳话。现在,凤凰山已作为一处重要名胜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它将在人民手中变得更美丽。

 

七、  槐树洞

槐树洞又名古槐山,位于朝阳县南双庙乡三官村境内。其形如狮,因此也称狮子洞,其主洞阔达70米。据民国19年《朝阳县志》记载:“山半腰平坦处有大小古洞数间,下有龙庙一所,洞内塑供佛像又有一菩萨殿一所,两旁有大槐树数株,参天拔地,枝叶葱茂,阴翳半山,故洞以此为名。”

槐树洞始建于康熙六十年,面积为500平方米,庙中几座殿宇依次排列,南为“药王殿”,中间是“老爷殿”,北边是“菩萨殿”,“菩萨殿”的左下方便是“龙王庙”。龙王庙下有泉水传流而过,冬夏不息,淙淙作响。现在“药王殿”里的孙思邈,“老爷殿”里的关云长,“菩萨殿”里的观世音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两个参天古槐还矗立在殿宇之间。

庙宇后面,有一条沿巨石边婉转延伸的小路,由此可达槐树洞,关于这个洞,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据当地人说,很早以前曾有尹祥一、赵阳夏师徒两人在此洞中主持,每日虔诚修行,默运神功五气,最后练得竟能丹成飞升。有一天,师傅尹祥一在洞中打坐,他的徒弟赵阳夏到洞下的溪水边提水,无意中回头看见师傅身上火光四射,以为衣服着火了,急忙跑回洞中趴在师傅身上为他扑火,结果师徒两人一起羽化登仙。这个传说不过是把当时师徒二人神化了罢了。但在民国25年(1936年)的《朝阳县志》中记载确有“住持道士犹每天焚香叩首已追敬师徒之遗踪”。洞内仅存一座完整的石碑,高约4米、宽1米,其上记载着1920年修庙之事。出了洞口再向上攀登,可以看到山顶上半截石塔的塔基,不知何时何人所造。

古槐山以它特有的风姿吸引了历代的墨客骚人,许多游人在洞内的断墙颓壁上留下了手笔,清代朱松山曾写下了《古槐山》一诗,诗曰:“古槐何代植,苍翠自然新,几度回眸眺,斜阳一片烟。”在这诗句中可以找到当年古槐山的优美景象。不仅古人如此厚待槐树洞,而且今人也常常在节假日观光、游览。

槐树洞虽几经破坏,但其山之险,洞之幽,加之参天古槐的映衬,仍不失为朝阳一处风景胜地。